法院:操作失误车毁容 修复费用却无津 法官甄别巧执行 被执双双来认领.
2018/10/29
操作失误车毁容,修复费用却无津
法官甄别巧执行,被执双双来认领
被执行人王某、刘某欠汽车维修费44000元不但久拖不还,还玩起了“人间蒸发”的把戏,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10月29日,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通过查询,果断将被执行人王某名下保险冻结,并依法扣划被执行金额。在法律的震慑下,另一被执行人刘某发现执行法官动了真格,主动现身,要求履行法律义务。最终案件画上圆满的句号。
2018年3月,王某将攒了多年的私房钱,圆了自己的新车梦,天天擦车时间比开车时间都多,十分爱惜。不久最好的“哥们”刘某因急事向王某借车,一番“花言巧语”,王某终将爱车“违心”的借给刘某,由于操作不当,刘某驾车在高速上发生碰撞事故,造成车辆严重变形,车辆被拖到某修理厂,经过1个月的维修,车辆基本恢复原貌,但造成修理费用近5万余元,当车主王某去修理厂提车时,修理方却告知,修理费还未支付,让其支付全部费用。这突如其来的费用,使车主倍感惊讶,车违心的借给自己的“朋友”如今爱车受到重创,这个费用凭什么自己掏。可双方都觉得修理费应该由对方支付,在修理厂的多次催要下,双方仍拒绝支付,无奈,修理厂将二人诉至鼓楼区人民法院。经法官多次调解,原被告达成协议,两被告共同支付原告某修理厂44000元维修费。约定期限过后,两被告并未按时归还欠款,甚至电话也不接了。原告便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经多次走访排查了解到,王某在开封没有银行存款可供执行,但知情人透露,王某儿子在郑州上大学,王某平时闲来无事爱钻研各种理财产品,得知这一信息,法官瞬间想到,他可能会在银行为家人购有理财产品,于是到各家银行逐一查询相关情况,最终在农业银行郑州分行时,终于查到王某在此购有八十万余元的理财产品。第二天,执行法官备齐了所有执行手续,来到银行,经与银行协调,要求通过提前强制终止理财产品的方式变现,并扣划被执行金额。得知该消息的另外一名被执行人刘某终于认识到躲避是没有用的,最终主动与执行法官取得了联系,并将执行款送至法院。该案在执行法官的多方奔波,辛苦努力下,顺利执结。
撰稿:开封市鼓楼区人民法院文明办 朱晓珂
电话:2380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