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晚报广告部

我省遭遇63年来最严重干旱

2014/07/29  
昨天,我省启动抗旱Ⅲ级应急响应。 这是我省63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夏旱”。一些水库无水可用,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 1951年来最严重夏季干旱 昨天,省防汛抗旱指挥部通报了我省的最新旱情。据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主任杨大勇介绍,6月以来,我省平均降雨量仅为90.2毫米,比多年同期均值偏少60%,比去年同期偏少44%。 7月的高温,进一步助推旱情的发展。6月1日至7月25日,全省平均气温26.5度,比多年平均值偏高0.4度。7月以来,全省更是持续出现大范围高温。“这是1951年以来同期降水量最少的年份,是最严重的一次‘夏旱’。”杨大勇说。 近35%小型水库基本干枯 水库蓄水量锐减,地下水水位明显下降,我省多地水源紧张。 “全省近35%的小型水库基本干枯。”杨大勇说,除信阳、驻马店以外,其他地区大中型水库仅能维持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需求,农业灌溉已无水可用。 全省主要河道径流量比多年同期均值偏少四~九成,50%以上的中小河流断流。 据杨大勇介绍,现在抗旱的难点有三: 一是天气形势不乐观。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10天,我省基本没有大的降水过程。 二是地表水已经快用完了。除信阳、驻马店外,其他地市的水库基本无水可用。 三是地下水位明显下降。截至7月26日,全省平均地下水水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约1.8米。平顶山等地甚至下降了2~4米。 平顶山、镇平、登封 供水告急 平顶山、许昌、登封、镇平、栾川、新密等6地地表水供水水源匮乏。为维持城市供水需求,我省已经启动地下水备用水源或采取应急调水措施。 其中,平顶山、镇平、登封3地供水形势最为严峻。 平顶山的水源——白龟山水库水位线已经达到死水位以下。“白龟山水库建库以来,第一次启用死库容。再有3天,第一次600万吨的死库容供水也将用完,将第二次调用死库容供水。”杨大勇说。 部分山丘区发生吃水困难情况。据7月27日统计,全省有24.5万人、大牲畜8万头发生临时性吃水困难。 秋粮受旱面积以230万亩/天扩大 秋粮干旱面积不断扩大。 “大约5天前,我们统计的受旱面积有1100多万亩,7月27日统计,全省秋粮受旱面积已达2310万亩。”杨大勇说,目前我省秋粮受旱面积基本以230万亩/天的速度扩大。 杨大勇介绍,其中,轻度干旱1700万亩,严重干旱610万亩,主要分布在平顶山、许昌、郑州、洛阳、安阳、鹤壁等市。豫西、豫北部分丘陵岗区因缺乏灌溉条件,旱情较重。 杨大勇介绍,目前抗旱的原则为科学调度,保证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力争保农业灌溉,保秋粮。 向黄河、丹江口水库“借”水 应对水源告急,各地因地制宜,启用应急调水措施。 据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新闻发言人杨汴通介绍,许昌每天启用地下水应急水源10~12万吨。登封每天从白沙水库应急调水1.5万吨。镇平启动了水库的死库容…… “干渴”最为严重的平顶山,两套“借水”方案并行。 其中,投资7000万、工期45天的工程,利用南水北调干渠,从燕山水库调水,泄入白龟山水库,补给水源。另一工程,则计划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利用沙河渡槽提水,为平顶山“输水”。 杨大勇介绍,昨天,黄委会将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由300立方米每秒调整到600立方米每秒,为郑州、开封、濮阳等地缓解旱情。 我省旱情属中度 昨天启动抗旱Ⅲ级应急响应 按照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制定的《河南省抗旱应急预案》,综合农业旱情、因旱饮水困难情况和城市旱情因素,我省旱情已经属于中度干旱(Ⅲ级)。 昨天,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宣布启动全省抗旱Ⅲ级应急响应。 省政府已派出18个督导组,深入旱区检查指导抗旱保秋粮、保人饮工作。 据统计,截至7月27日,全省累计投入抗旱资金10.6亿元,出动抗旱设备93.5万台套,累计抗旱灌溉5949万亩次,帮助解决吃水困难46万人次。

郑州晚报广告部

·联系电话:0371-65178533

·广告电话:0371-66330030

·24小时服务电话:13526529293

·电子邮箱:hngg2008@126.com

·上班时间:

·周一至周六(8:00-18:00)

·联 系 QQ:91644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