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强制执行?
2018/08/22
什么是强制执行?
今年是执行攻坚的决战之年,“强制执行”这个名词也逐渐被大家所熟悉。那么,什么是强制执行呢,都有哪几种方式?
法院强制执行是法院根据法律裁判结果对被告人采取的强制行为。这是一种特殊的强制措施,由人民法院执行人员按照法律文书的规定,强制被申请执行人完成指定的行为。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经法院做思想工作仍拒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可视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员采取下列执行措施:
1、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
2、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
3、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
4、搜查被执行人隐匿的财产;
5、强制被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或者单据;
6、强制被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
7、强制执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这是一种特殊的强制措施,由人民法院执行人员按照法律文书的规定,强制被执行人完成指定的行为;
8、强制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和支付迟延履行金;
9、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
10、限制出境;
11、在征信(诚信)系统记录;
12、媒体(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曝光;
13、采取对法院执行人员围攻、殴打、侮辱等暴力抗拒执行或拒不履行情节严重的,按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14、向所属人大、政协提出司法建议,建议撤销被执行人或其法定代表人的人大或政协代表资格;
15、建议被执行人所在单位的纪检或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1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执行措施。
以上的措施中,前8项是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强制措施,但前8项的强制措施并不能解决所有的执行问题,因此,在前8项外根据实践的需要增加了一些新的措施,例如,适当的限制被执行人的人身自由的限制出境等等措施。
一般法院强制执行的时间是6个月
1、法院强制执行时一般是生效判决后6个月内结束,但中止执行的期间应当扣除。确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2、在判决生效后的两年内都可申请强制执行。
3、冻结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的最长期限为六个月,需要继续冻结的,应在冻结到期前向银行、信用合作社等办理冻结手续,否则,逾期不办理,视为自动解除冻结。
作者:苏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