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也不任性 用来救人才是为人大义
2015/01/16
破败的建筑,瞬间“感动中国”,背后的语境无非两个:一则,贫困县的奢华政府大楼,早已算不上新闻了。有媒体盘点了近几年媒体曝光过的“政府豪华办公大楼”:花费最低的也超过五百万,耗资巨大的动辄上亿甚至几十亿。二则,除了办公大楼,在很多匪夷所思的项目上,少数贫困县花钱的节奏也令人咋舌。譬如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山西省贫困县——沁源县决定建5个“五星级公厕”。未料,每个公厕的费用被指比预算超出至少30万元。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欠发达地区财政薄弱,钱来得更不容易,但在花钱的手脚上,可能比富裕地区还要“任性”,财政预算约束之软,几乎已成通病。
权力有钱不任性,这是值得点赞的事。数年前,河北大名政府大院也感动了无数网友:大部分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用就是50年。在大名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高的大楼是医院,最破的房子是县委县政府大院。”诚然,这不是一个比穷比惨的时代,也不能说破烂的县府大院一定对应着极致的权力作为,但是,民众在寒碜县府大院上的“看图抒情”,起码表达了一种朴素的民意:权力,应该有谦抑之心,更应有歉抑之行。
总之,住什么楼、吃什么饭,与做什么事、发什么言,有时存在必然的因果逻辑。寒碜县府大院让人温暖,而要让这种暖意永续下去,还得靠制度规制好权力对权益的敬畏与悯恤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