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絮里面有虫子,在显微镜下能看到
2015/05/20
网传飘飞在郑州大街小巷的白絮,不是杨柳絮,而是榆四脉绵蚜。园林专家曾专门就此辟了谣。
郑州一位退休高级工程师在显微镜下,看到了杨絮里的虫。这虫是何方神圣?河南商报记者在河南农大专家那儿得到了答案。
絮里藏虫
他用显微镜发现杨絮里边有虫子
前几天,网传郑州白絮飘飞,其实飞的不是柳絮或杨絮,而是一种虫——榆四脉绵蚜。5月14日,多位园林专家称,这是网络谣传。
家住郑州西区的郭玉山,今年80岁,是河南商报的老订户。看了这条消息,他突发奇想,把自家纱窗上的杨絮摘下一朵,放到显微镜下看。
郭玉山老人是搞矿物材料研究的。“有一些新产品的样本出来,我需要用显微镜看看。”他说,他家里“标配”两台显微镜。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取了四五个“样本”,每个“样本”里都有同一种虫,能看到它“动动胳膊、动动腿”。
虫子形状
虫子长了六条腿 还有一张“吸管嘴”
拿着郭老先生的“样本”,河南商报记者到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找答案。在实验室超景深显微镜下,杨絮被放大200倍。画面中,杨絮的丝缕之间,虫子赫然亮相。检验人员“剥茧抽丝”,把缠绕的杨絮剥离,探究虫子真容:六条腿、两根触角,还有吸管式样的“嘴”。
给虫子“量体”,体长0.6毫米,比针尖大些。多个样片上,有且只有这一种虫。多角度拍照,合成照片,虫子身份即将“曝光”。
专家结论
它高度疑似木虱 是木本植物害虫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闫凤鸣仔细辨别,逐一点评虫子的“身体特征”:身体略微坚硬,体表被白色蜡粉包裹,有吸管……
而传言中的“榆四脉绵蚜”则是绿色的,身体更为柔软,分泌有黏性蜜露。
对照之下,他否定了这是“榆四脉绵蚜”的可能性,得出结论:这种虫像极了木虱科昆虫。
木虱,顾名思义,是树木上的“虱子”?他解释,木虱是木本植物的常见害虫。吸食树木汁液,传播植物病毒。
木虱是怎么钻进杨絮的?郑州市绿化工程管理处植保科郑科长分析,极有可能是郭老先生家周边的梧桐或槐树生了木虱。木虱被风吹到纱窗,和杨絮来了次亲密接触。
人与昆虫
木虱喜欢吃“素” 对人体基本无害
不论怎样,絮里藏虫是挺恶心的。郑科长说,这应该是小概率事件,木虱和杨絮一般是没有交集的。
闫凤鸣也认为,虫子应该是郭先生住处周边小环境的产物,并不是杨絮“自带”的。
闫凤鸣介绍,该学院师生在农大校园内、轻工业学院老校区以及文化路、东风路等路段取样四五十个。经检测,只有灰尘等杂质,别无它“虫”。
他介绍,为免杂质混入,玻璃盖片抹上凡士林,沾取空中或草坪上的杨絮。“这样比在纱窗等地方取样,结果更为准确。”他说。
即便杨絮中真有零星木虱,也不要过分紧张。木虱爱吃“素”,树的汁液才是它的大餐,对人血没兴趣,对人也没危害。